SJ 20509-1995 电子设备微生物劣化的起因与控制技术手册

ID

425C23E163744473920E317239AF2B10

文件大小(MB)

5.24

页数:

7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2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 0120 SJ 20509-1995,电子设备微生物劣化的起因,与控制技术手册. .,Technologic handbook for origin and control,of microbial deterioration in electronics,1995.05丒25发布1995.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目次,1,2,3,4,4,4,4,4,5,5,5,5,5,5,5,5,5,5,5,5,5,5,5,5,5,5,5,5,5,5,5,5,范围,2,3,4,引用文件……,定义.. ..,一般要求……,微生物劣化丒,劣化原因,…,环境的确定,责任丒,详细要求,1微生物及微生物劣化,1.1,1.2,1.3,1.4,1.5,1.6,1.7,1.8,微生物学.,微生物的适应性,微生物的特性,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生长的三个重要特征,真菌的生长和定义.,细菌的生长和定义,微生物劣化,2环境与微生物污染,2.1 エ业环境.. ..,2.2 气候环境..,3电子设备使用的材料及其受微生物污染的易损性,3.1,3.2,3.3,3.4,3.5,3.6,3.7,3.8,微生物劣化的主要因素一…..,电子设备使用的基本材料,合成树脂、塑料和弹性体的基本特性,塑料受微生物侵蚀的易损性.,微生物对漆膜的侵蚀,其它材料,常用绝缘材料的抗真菌性,热带地区的微生物污染…,4微生物劣化的防护和控制,4.1提髙电子设备固有的抗微生物侵蚀能力,(1),(1),(1),⑶,(3),(3),(3),(3),(3),(3),(3),(3),(4),(7),(7),(8),(9),(15),(20),(20),(25),(26),(28),(28),(29),(33),(38),(38),(38),(39),(46),(46),5.4.2 杀菌剂 (48),5.4.3 生产与维修过程中的控制.. (55),5 4.4运行、贮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控制 (59),5.4.5莓菌试验..(60),附录A .. (63),附加说明(6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电子设备微生物劣化的起因与控制技术手册 SJ 205097995,Technologic handbook for origin,and control of microbial deterioration in electronics,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提供了电子设备微生物劣化的起因与影响的基本资料,并规定了防护与控制措施,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电子设备微生物劣化的防护与控制措施,1.3 应用指南,本标准内容涉及电子设备所用材料微生物劣化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很多电子材料对,微生物侵蚀具有敏感性,因此,在设计、生产和使用各阶段应该采取防护措施,对本标准的详细要求,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剪裁,2引用文件,GB 2423.16—90,GB 2424.9—90,电エ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J:长霉试验方法,电エ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长霉试验导则,GB 4797.1—84 电エ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GB 4797.3—86,GB 11804—89,GJB 150.10—86,电エ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生物,电エ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3. 1 真菌 fungus,属植物类,包括霉菌、酵母菌和其它具有丝状组织但没有叶绿素的微生物,3.2 噬菌体 bacteriophage,ー种能够侵害细菌的病毒,ェ3需氧菌aerobe,在有游离状态氧存在下才能最充分生长的生物体,3.4 厌氧菌 anaerobe,不需要空气或者游离氧而生长的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995-05125发布1995-12-01 实施,-1 —,3定义,SJ 20509-1995,3.5,3.7,や,?唸,兼性需氧生物 facultative organism,利用游离氧或者在缺氧条件下都能生长的生物,芽饱杆菌bacillus,ー种. . 杆状细菌,抱ナ spore,霉菌和一些细菌的最稳定的形态,分生抱子conidia,霉菌的无性胞子,菌落 calony,由一种或多种菌株肉眼可见微生物形成的微生物群,川,3. 10 体外酶 exoeniyme,由微生物分泌到环境中的ー种酶,也叫细胞外酷,3.11 适应 adaptation,在ー个生物体中,主要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的过程,3. 12 同化作用 assimilation,ー种合成方法,ー些有生命的生物体利用这种方法,把环境物质结合到自己本体之内,3. 13 拮抗作用 antagonism,种微生物对另ー种微生物致死、杀伤或者抑制其生长的作用,3. 14生物区系biota,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称为生境,由不同生境组成了生物区系,3. 15 共生 symbiosis,两种或多种生物相互有利的结合,3.16 污染 contamination,存在不希望有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3.17 污染物 contaminant,不希望有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3. 18 内在污染 contamination internal,制造物品的材料内部含有污染物,3. 19 夹杂污染 contamination ocluded,污染物最初就在设备零件表面,而在组装过程中清洗不到它们,因而不能用清洗的方法除,去这种污染,3.20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够杀死微生物有生长能力的细胞的物质ロ……

……